記者:如果房產稅范圍擴大,您認為房產稅應該怎樣征收更合理?按套數還是按人均面積征收?
只收高端,套、面積相結合
賈康:中國對于消費住房保有環節實施的稅收調整,應該說只收高端,不能像美國普遍征收的模式。對真正的豪宅,對多套房的房產持有者要施加這個調節,這個調節是符合適當收入再分配原則的。具體怎么征收,是一個技術問題,總之調節一定要落在高端。
劉桓:我認為應該把套數作為一個基準,同時和面積結合起來。例如家庭的第一套住房,若干平米以內不收稅,超過這個平米限度的部分收稅。從第二套開始,征收一定比例的房產稅。至于這個面積參數,是不是現在社會上熱議的人均40平米,可以進一步進行探討。

范小沖:比較簡單的方法是,見房就收,按面積收,對所有房子都收稅后,然后再退去每戶免收的費用,比如人均免征50平米,那么人均48平米的家庭繳納的房產稅就全部退回。還有一種方法,就是建立一個第三方機構,對不繳納房產稅的住房,由第三方代繳,等到房子要因為出售或者其他原因要過戶的時候,沒有繳納房產稅的房子必須補繳房產稅,否則不予過戶。
記者:繼續逐步推行房產稅是否具有可行性?主要的難度在哪些方面?
征收模式、與土地出讓金矛盾是大問題
賈康:目前擴大試點范圍很有必要。從操作上說,開征房產稅具有可行性:征房地產稅需要有產權登記與保護、稅基評估、信息管理與溝通、稅收征管等方面的配套支持,已在十個地方推行數年的物業稅“模擬評稅”工作,相關的信息系統、人員培訓、評估軟件和收繳管理等,都提供了豐富經驗。另外,房產稅在市場經濟國家有豐富經驗,中國完全可以結合本國國情,借鑒吸收形成“后發優勢”。
劉桓:一個稅種肯定要經歷從無到有,逐步完善。目前的房產稅試點,上海是對增量房征收,重慶已經對存量房征收了。房產稅最終要向存量房征收的方向過渡是毫無疑問的,但過渡的方式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。
目前的難點有很多,除了征收方式,土地出讓金與房產稅的矛盾也是個大問題。土地是國家的,購房人繳納了土地出讓金,當土地增值造成房產增值后,讓個人繳稅,是不合理的,應該予以適當的扣除。目前來看,土地出讓金是不可能完全取消的,現階段我所希望的改革,是從一次性繳納70年出讓金,到20年繳納一次,到10年繳納一次,這樣能夠緩解購房人的經濟負擔,這樣會使土地收入大幅下降。

許善達:我國的稅制結構是跟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的,流轉稅、所得稅、財產稅這三大類中,每個都有調節功能,調節力度不一樣。目前我國稅制是流轉稅和所得稅為主體。而財產稅成為稅收主體之一的,多數是發達國家。因此現在廣泛推行房產稅,很難見到效果。
范小沖:征收房產稅是一個必然的趨勢,它對我國稅收制度的完善、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,但是操作起來非常困難。首先,我們購買的房屋是70年,相當于從政府租賃過來的,真正的產權歸政府,房產稅應該向地主和房主收,不應該由70年的租戶來收。若是繳了房產稅,買房時候繳納的70年的出讓金是否還要收,是否收重復了?其次,從具體操作上看,征收房產稅需要明確房屋產權、評估房屋價值,目前市場上的房屋產權非常復雜,房價也一直在變動,具體到每個房子朝向不同,評估價格都不同,所以對房屋價值進行評估成本很高,難度很大。第三,我們國家征收房產稅不是一開始就有的,能否爭取到老百姓的理解也是個問題。因此,征收房產稅,需要認真研究,有智慧地推行。
上一篇:謝逸楓:輿論不必過分譴責“地王”央企制造
下一篇:謝逸楓:把賣地收入變成房產稅是天方夜譚